疼痛是一種非常主觀的感受,箇中滋味只有當事人才能體會。問題是,有些疼痛是找不出病因或不易診斷,以致當事人常被誤以為是「無病呻吟」,所幸拜醫學進步之賜,有些以往不知病因或病名的疾病漸漸已被釐清及診治,『纖維肌痛症』就是其中之一。

美國洛杉磯希達.西奈醫學中心風溼科主治醫師兼臨床主任丹尼爾.華勒斯治療過無數名纖維疼痛症候群患者,在他所撰寫的『纖維肌痛症診療室』一書中,清楚地解說這是一種軟組織風溼病,但不是關節炎。

根據美國風溼病醫學會(ACR)所訂診斷標準,此病是一種廣泛性的疼痛,最少超過三個月;疼痛出現在身體左側、右側、腰部以上、腰部以下等四個區域,除此之外,同時存在於頸椎或前胸、下背;醫師以指頭觸診十八個壓痛點,有十一個疼痛反應。此症候群好發於卅至四十歲的成年人,且絕大部分是女性。

由於纖維肌痛症候群患者的血液檢查和影像學研究結果常是正常的,因此有些美國健康照護專家認為,他們是捏造症狀,還有些醫師認為,這些患者是得了憂鬱症,甚至是為了獲得醫療照顧或以訴訟為獲利目的,以致患者常有苦說不出。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溼免疫科主治醫師陳俊宏將華勒斯著作翻譯成中文出版,他在譯者序中也提到,他在加拿大溫哥華總醫院當臨床研究員時,曾遇到一名病患是單親爸爸,曾為了保護五歲大的女兒免於被卡車撞及,而被快速疾駛而過的卡車掃到。恢復後幾年一直有全身疼痛症狀,被診斷是纖維肌痛症候群,但是卻無法解決他的問題。

這名苦不堪言的患者甚至在陳醫師的面前,無助地嚎啕大哭,使陳醫師也想到自己的媽媽從他兒時起就常頭痛,抱怨全身痠痛、無力、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狀,卻無法有效解決,其母就是這病的患者,對這病有深入研究。

大部份纖維肌痛症的患者會抱怨反覆性的頭痛,這種頭痛最常見的不是緊張性頭痛就是偏頭痛。有些病人還會合併一些症狀,例如頭暈、情緒焦慮沮喪、疲倦、睡眠障礙、心悸、腸胃激躁不適、持續性發熱、淋巴腺腫脹、觸摸痛、經痛、手部發麻等情形。

另外,超過八成的病人都會出現肌肉疼痛的症狀。常發生在上、下背部或頸部的區域,通常在左右兩邊鈍痛、抽搐,在運動及活動以後還會有惡化的情形,到傍晚時這種不舒服的感覺通常會更嚴重。

纖維肌痛症的患者要注意健康以及營養均衡的飲食,避免吃得太飽,另外,因為現代人常吃些過度加工的精製食品,所以要適時的補充維他命和礦物質,千萬不能抽菸,並要注意學習規律的作息,適度的休息,並把需要耗費大量精力和專注力的工作安排在一天精神最好的時候。

在生活作息上,避免任何會導致疲勞、疼痛以及壓迫性的活動。平時減少上下樓層的次數,避免將常用的物品放在高處,洗碗燙衣服時,要將一隻腳擱在小椅凳上,以減輕背部的壓迫。平常可以運用小推車來增加手邊可利用的工作空間,寫字時要用簽字用的奇異筆以減手部的壓力,並且不要寫太久。最重要的,要注意充份的睡眠,可以有效減少纖維肌痛症對生活的衝擊。

這種病症不容易診斷出來,病患往往經過好幾科醫生才診斷出來,纖維肌痛症候群是一種複雜的病態,絕大多數的纖維肌痛是屬於原因不明的原發性疾患,少數患者則因其他疾病(甲狀腺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脊椎關節病變、紅斑性狼瘡)而引發纖維肌痛。目前無法根治,但可用藥物與物理治療減輕疼痛。

纖維肌痛症候群是免疫系統疾病,據美國風濕病醫學會統計,每名患者平均看四個醫師才能獲正確診斷。陳俊宏醫師說,此病病因不明,患者通常腦中血清素偏低,導致特別怕痛,一般認為外傷病史、壓力、感染可能誘發此病。

這本書『纖維肌痛症診療室』就是想要讓此病患者及家屬對此症候群有一些較深入的知識,也希望患者能調整生活步調及心情,養成每天規則運動的習慣,適當使用藥物治療,可以改善疼痛,讓病患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陳醫師 

    陳俊宏醫師也是靚嘉目前的主治醫師    

若有不清楚的,可直接洽詢我們的陳醫師喔

 

PS: 網路上有『纖維肌痛症』更多的描述,可以google明瞭。

 

arrow
arrow

    Jam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