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擁有安然自在的心,就一定要清楚體認這個現實:自己與別人的情緒都是不自由的奴隸。我們要學著從渾噩的夢中清醒,不要再繼續當一個自以為自由的機器人。當我們逐一體察所有的不自由,就等於慢慢卸下心中所有的包袱。把所有的包袱都卸下,我們就能看到「無我」的清明與光亮。--小池龍之介
明知道沒什麼好擔心卻老是杞人憂天、明知道後悔也沒有用卻偏偏想不開、明知道不該生氣卻忍不住動怒、明知道無法強求卻不願放手………
為什麼人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困在同一種情境無法自拔?
一旦「自我為難」的滋味不斷啃噬你時,該如何做出「不為難」的選擇,實現心平氣和、幸福過一生的願望呢?
日本超人氣僧侶小池龍之介以自身的體會,精煉出 25 個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的「自我為難」課題,搭配日本超夯漫畫家鈴木智子繪製的幽默漫畫,從「不為難自己的練習」中教你在每一個當下裡解放自己,找回平靜的自我。
調整人際關係
隨時準備接受他人批評──任何見解會有人反對,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成為心智成熟的大人──想要測驗對方的真誠指數,這種欲望本身就是依賴心的極致表現。
馴服焦躁的心
我們是不自由的──我們之所以會對他人感到憤怒,是因為我們誤以為對方有其他的選擇餘地。
品味孤獨的感覺──懷著互相擁有的幻想,反而使自己置身於失落的漩渦中。
了解真正的自己
拋卻唯我獨尊的心態──總是喜歡用條件累積自我的人,面對外界的變化,往往會變得不堪一擊。
看清腦中的幻覺──以自我吹噓來舒緩空虛的心靈,只會招致潰爛的傷口,並放出惡臭讓人避之唯恐不及。
作者簡介
小池龍之介
1978年生,出生於山口縣。月讀寺(位於東京都世田谷區)住持、正現寺(山口縣)副住持。東京大學教養學院畢業。2003年架設「家出空間」網站,2003年至2007年間,開設一家兼具寺宇和咖啡館功能的「iede cafe」。之後,他一面修行,一面在月讀寺和新宿朝日文化中心等處,指導一般民眾坐禪。
著作有《不要生氣》(臉譜出版)、《不思考的練習》、《從『自己』得到自由的沉默入門》、《偽善入門》、《佛教對人心理學讀本》、《煩惱free的工作方式》、《煩惱歸零練習帖》、《淨化「自己」坐禪入門》、《解開戀愛與結婚咒縛的練習帖》、《閱讀清空煩惱的「人生對談」》。
前言:
『我喜歡為難自己。』
會說出這種話的怪人,在這世界上應該是少之又少吧!
至少就一般正常人來說,主觀的看法應該都會是「我才不想為難自己呢!」才對。
但儘管如此,身為萬物之靈的我們往往在不經意之間做出為難自己的事情,像是明知不該生氣卻忍不住動怒、明知沒什麼好擔心卻老是杞人憂天、明知後悔也沒有用卻偏偏想不開,這就是我們的本性—明知不該如此,但就某種意義來說,心靈深處卻潛藏著一股「就是想為難自己」的衝動。
而當我們受到「為難自己」所分泌的不愉快腦內啡的酥麻刺激時,身體雖然會覺得「不喜歡」,但是就心靈層面來說,卻會因為「能夠得到大量的刺激,感受真是太棒了」而大表歡迎。
舉例來說,因為工作不順而遭到他人冷眼相待,任誰都會感到大受打擊,甚至悶悶不樂,對吧?在這種時候,任誰都會告訴自己「不要受別人影響,要趕快轉換心情才行」吧?但實際的情況往往是,即使經過兩小時甚至大半天,你的情緒還是困在那裡,還是會忍不住想起那一幕,而難過得唉聲嘆氣,心裡直想著「唉!居然在那種地方犯下那種錯誤,真沒用!萬一因此失去大家對我的信任,該怎麼辦……」
這種「為難自己」的滋味之所以不斷湧上心頭,正是因為我們的心其實是喜歡這種感覺的。而且我發現,這種心態與我們的生存本能息息相關。因為,從負面環境中掙脫而出以延續生命是生物的自然生存法則,生物一旦置身於不愉快的狀況中,腦內就會分泌不愉快的神經物質,並送出「危險,快逃!」的訊號。換句話說,就生物的結構而言,由於發出不愉快訊號這件事對生存有絕對助益,所以我們的頭腦就以為「發出不愉快訊號是件好事」。
發出「為難自己」的訊號,是為了躲避危險以求生存—這基本上是個事實,它沒有錯,但是問題出在我們會因此將這唯一一次的負面資訊牢記在心,反覆回想而陷入為難自己的窘境當中。可是,人們難道不會覺得這樣實在太划不來了嗎?
為了記住負面資訊而不斷刺激「為難自己的神經迴路」這件事,假如真的對逃避危險大有幫助倒還說得過去。怕只怕結果往往並非如此,因為我們會對失敗的工作心存恐懼,開始為難自己,淨想著「討厭耶……」,以致遇到重要工作就畏縮,甚至一心一意只想放棄。在人際關係方面,則會因為被朋友挖苦了幾句就想不開,「討厭耶……,有危險,得快逃才行!」就這樣畏懼與人交往,真是傷腦筋。
總之,「為難自己的神經迴路」原本對避開危險有所助益,可是一旦暴走失控的話,反而會帶來「無法忘卻痛苦失敗」、「養成畏懼心理」或是「逃避成性」的「危險」。
假如放任不管,讓「為難自己的神經迴路」進一步活化的話,就會變成一種習慣,心情變得容易亢奮激動、焦慮不安、慌亂緊張、暴躁易怒,因而破壞了心靈的平靜。
這種讓心靈陷入「不愉快狀態」的不愉快腦內啡明明是一種有毒的物質,我們應該對它深惡痛絕才對,可是,它偏偏容易讓人習慣,甚至上癮。如此一來,只要別人對你有所批評,或是別人的電郵回信稍有延遲,你就開始焦躁不安,因為你已經習慣以「為難自己」來看待任何事情。這種習慣成自然的過程,以佛道語言來說大概就是所謂的「積業」。
隨著「為難自己的習慣」愈積愈深,心情會變得更加容易亢奮激動,對人的態度也會在不知不覺間變得嚴苛失去寬容,這將會對你的人際關係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
本應是為了延續生命所建構的「為難自己」機制,卻變成了腐蝕神經的嗎啡,若是放任不管,整個人當然就會暴走失控。因此,為了防止暴走失控,就來試試「不胡亂為難自己」的練習吧!—這就是本書的主旨。
關於消除心中苦痛的方法,且讓我們從備受世人愛戴的佛陀所遺留下來的佛典經書當中,去尋找活在當下的智慧。
出生在距今兩千五百年前的佛陀,從悟道的那一刻起就被尊稱為「覺悟者」,從此便以心靈導師之姿奔走於印度各地,教導人們鍛鍊心靈的方法。
佛陀對弟子們的教誨,雖可以「四諦八正道」來做總結歸納,但若是要用一句話來說明的話,就是「找出苦痛的病原菌並加以治療」,再換個說法,就是「不為難自己的練習」。
當佛陀來到印度一個村落,有村人問道:「請告訴我們,誰說得對、誰說得錯的判斷基準」時,他的回答簡單又明快:「如果會增加痛苦便是錯的,如果能夠消除痛苦便是對的」。
也就是說,在判斷事物時的真正重要標準,其實是非常簡單的,只需用身體和心靈去確認它究竟會為你增加苦痛,抑或是減少痛苦就行了。換言之,就是用「痛苦」的石蕊試紙去做測試,只要做出的是不為難自己的選擇,便能實現心平氣和、幸福過一生的願望。
可是,我們總是懶得去「確認痛苦的訊號」或「試著審視自己的身心」,老愛任意行動、隨意說話、胡亂思考。總之,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言行舉止和思想,經常都是在無意識、無自覺的情況下產生的。
正因為毫無自覺,所以才會對徒增痛苦的負面想法習以為常,才會對徒增痛苦的言行舉止情有獨鍾。
比方說,一時人來瘋在大家面前胡言亂語、高談闊論,事後想想卻感到後悔,擔心「他們該不會以為我是個隨便的人吧」而突然心情莫名沮喪。但其實你心知肚明,這種負面想法只是徒增痛苦罷了。
又比方說,為了婉拒別人的請託而忍不住撒謊,嘴上雖然說著「我其實很想接下來,可是不巧現在工作很忙,真是可惜(真心話:我其實有空,只是不想接你的工作)」的謊話,內心卻因言不由衷而產生矛盾情緒,因而感到痛苦。
或者是坐在椅子上工作時,逐漸增加的疲勞感讓你忍不住彎腰駝背,姿勢不良,但你明知道彎腰駝背只會對背部造成負擔,讓人更加疲憊。
若是像這樣一味放任自己的言行舉止或思考的話,它們就會自然而然往痛苦的方向前進。此時的最大錯誤在於,腦內產生「這樣應該會比較輕鬆」的錯覺,而且對於痛苦的現狀視而不見。
上述三個例子的錯誤觀念分別是「只要感到後悔以後應該就不會重蹈覆轍了」、「像這樣撒謊婉拒,對方應該不會生氣才對」、「總覺得彎腰駝背可以消除身體緊繃感」。
但實際結果是,無論哪個例子都只是徒增痛苦罷了。原因就出在腦內一廂情願以為的「變輕鬆」,往往是無視於身心的現實狀況。這時,只要針對腦內「應該會變輕鬆」、「應該會變舒服」的錯覺,用身心來加以實際審視,就會明白那些做法都只是增加痛苦而已。然後,再將「你看,實際上是更加痛苦吧!」的現實結果擺在眼前,讓腦袋認清事實,錯覺就會慢慢崩壞瓦解。等到錯覺消失之後,腦內就會發覺「這樣做其實是變得痛苦」,心靈也會隨之慢慢改變,不再堅持採用習以為常的、徒增痛苦的思考模式或是說話方式、行動模式。
因此,請將腦內所形成的主觀意識或錯覺加以去除,如此一來,你的自覺會變得清明,從而發覺日常生活當中的許多小事都可能在不知不覺間衍生出痛苦。
然後,你將會開始逐漸發現,平常隨心所欲的言行舉止或思考其實都不見得能讓自己變輕鬆,反倒會使自己陷入痛苦之中。只要懂得適時檢視自己的腦袋和身體感覺,仔細領會「唉呀!這樣其實很痛苦」的訊息,擺脫緊緊糾纏的負面思考、語言、行動模式,身心自然會變得輕盈自在。
本書所說的「不為難自己的練習」,指的就是憑藉意志力來控制容易引發不快感覺的精神迴路。
假如各位在讀了本書之後,能夠察覺「唉呀呀,原來我在不知不覺間為了這件事情在苦惱啊!」,進而能夠調整心態,積極面對的話,本書的目的應該就算達成一半了吧!
那麼,賜與我們「不為難自己的練習」靈感的佛陀究竟是何許人呢?大部分的字典或教科書上的記載,應該都不外乎「佛教的始祖」或「釋迦族的王子,二十九歲時拋妻出家,三十五歲時坐禪開悟,從此以教化眾生為職志,直到八十歲逝世為止」之類吧!
但是在本書當中,我既不想將佛陀神格化,就算因為「佛教的始祖」這個稱號而對他百般推崇,也不想將各位讀者局限在「佛教」的框架裡,因為佛陀本身對於受人崇拜一事持否定看法,有好幾次都告訴世人「不要依靠我,要以自己的身和心為依歸」。
總之,本書既不是「宗教」書籍也不是「佛教」專書,而是敝人在傾聽佛陀這位古聖先賢所遺留的「言行錄」之後,想要從中搜尋出適合生於現代的我們來學習,並且能夠有所助益的工具書。也就是說,佛陀的教誨是幫助芸芸眾生勇渡痛苦長河的木筏,是強而有力的工具。接下來,我們要開始渡河囉。
內容導讀:
人總是在意他人的目光,在自己的髮型上費盡心思,究竟所為為何?
人肆意蒐購著高價華服,像是把自己當作待價而沽的高級商品,又是所為為何?
人隱藏著污痕累累的內心,一味在外表上精雕細琢,真是捨本逐末啊!
調息的練習
現在暫且將注意力的觸角,放在自己的身體上吧!
吸長氣的時候,留意著「我現在在吸長氣」;吐長氣的時候,留意著「我現在在吐長氣」。
吸短氣的時候,留意著「我現在在吸短氣」;吐短氣的時候,留意著「我現在在吐短氣」。
好好感受呼吸對身體狀態的影響,細心觀照著每一次的呼氣與吐氣吧!
你可曾罹患皮膚病,身上像是出現無數蛆蟲蠶食一樣呢?在搔癢難耐的時候,用指甲抓撓一番,會覺得很舒服吧!用燃火的木片貼在嚴重的患處,會有一種錯覺,覺得難捱的搔癢似乎減輕了,感覺身體舒服多了。皮膚病使你的感覺神經錯亂了,明明火炙是很痛苦的,在搔癢的煎熬下卻讓你產生「舒服」的錯覺。
各位啊!你可知道我們現在也是嚴重的病患嗎?觸碰心中欲望的火焰,本來應該是很苦的!然而大家不敬而之,反倒讓欲望的火焰蔓燒遍野,讓腦中的幻覺欺騙自己。大家因為重病而使感覺神經錯亂了,任由欲望的火焰燒炙以解除痛苦,殊不知這全是一場錯覺啊!
人大多喜歡對別人的言論大發厥詞,你來我往的爭辯著,與人相處時心都是浮動不安的。
當你腦海中充斥著自己單方面的見解,心就會產生偏頗,讓自己耽溺在忘想的漩渦中。
如此一來,你將不能理解他人的忠告,對佛陀所說的心之因果法則也不能心領神會。
當我們批評別人的言行「不對」的時候,間接也暗示著:「我說的才正確」。如果我們的腦海裡充斥著專斷的想法,認為「你的說法是錯的,我說的才對」,將會使我們變得愈來愈狂傲自大。
「我所思所行都是對的,我是最完美的。」如果你有這樣的錯覺,盡可在腦海裡當個為所欲為的帝王吧!在現實生活裡,這樣的帝王只會變成令人嫌棄的可憐蟲而已。
悲慟人之死,以至六神無主、勞傷心神。悲慟有何用處呢?對自己、對亡者,都沒有任何良效。悲慟能安撫心靈嗎?答案是否定的吧!
不僅無法寧神安心,反而使在世者徒生苦楚,身心都受創而已。任由悲傷的毐汁滲透心靈,會對肉身造成傷害,使自己憔悴衰弱。如此對亡者有益也罷,問題是這對亡者沒有絲毫好處。
因此,為亡者傷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世人皆會隨業流轉,遲早都要面臨死亡。既為生物,最怕的當然就是生命到達終站,為那一刻而惶惑不安。即使奮力抗拒,死亡終會降臨身邊。因此,面對亡者時,無須傷懷憂懼,請在心裡做好準備:「總有一天,我也會像此人一般歸於塵土。」
當有人說你壞話時,只要想著「被說壞話這種事,從古至今都沒中斷過,是理所當然的嘛」就好。
人哪,若是太過沉默就會被批評為「繃著一張臉」,話說太多又會被說成「囉哩叭唆」,而且,就連態度沉穩說話恰到好處的人,也會被懷疑「他一定是話中有話」。
說穿了,這世上就是這樣。大家都喜歡雞蛋裡挑骨頭,非找到一些牽強的理由來挑人家的毛病不可。
「不被任何人批評的人」,自古以來從沒出現過,無論現在或未來,恐怕也都不會出現吧!
「我的孩子是我的東西。這項財產只屬於我,我不讓給任何人」,假如你有如此膚淺的想法,就必定會被占有欲所影響,變得容易緊張、疲憊。
連自己的心,都不見得會遵照主人的意志來行動,而會自行擅自改變了,怎能稱得上是自己的東西呢?更何況是你的孩子或財產,他們是根本不可能受你控制的。
勿回憶過去,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勿遙想未來,耽溺妄想忘乎所以。過去誠已逝,無論如何咀嚼都已成幻覺。未來仍不可追,未發生的一切難道不是幻想?就把注意力放在眼前這一刻吧!
現在,就這個當下,聚精會神地去感受眼前發生的事物。你若能勤加練習、無所動搖,智慧便在你心中悄悄萌芽了。集中心神,心無旁騖地過好「今日、眼前、這瞬間」,你將別無所憂。
愛與離苦。在人生的章節中,都暗藏著一個痛苦的伏筆,那就是要與喜歡的人、事、物分離。
如果你能真正體悟這亙古不變的真理,就能慢慢地從執著的糾結中解放。
為人丈夫者,應實踐下列五點來珍視妻子:一、要尊敬。二、勿輕蔑。三、不偷腥。四、委以家中實權。五、當給予金銀珠璣。
老是說好聽的話給你聽的人,並非你的朋友。要認清事實,把他當作「看似朋友」的人就好,分辨真假朋友的要點有四個:
一、你想做的明明是不利己的事,他卻總是「就是說啊~」地敷衍附和。
二、你想做的明明是對己有益的好事,他卻總是「就是說啊~」地敷衍附和。
三、在你面前總是不斷地誇獎你。
四、當你不在時便說你的壞話。
在你想義正詞嚴地糾正別人之前,先著手修整自己的內心吧!這樣你才有資格給別人忠告。如果你本身已經做到,對方也就無法對你發出質疑:「那你自己又怎麼樣?」當我們言行合一,就別無矛盾,日子也更簡單暢快。
身體力行不只是為了使別人信服,也是為了我們自己本身。整頓好自己的人,才有整頓別人的能力。
「自己」是我們最大的敵人。因此,讓我們努力做到控制自己吧!這才是最有意義、最令人佩服的事情啊!
以不怒之心,戰勝心中的怒意。以良善之心,戰勝心中的不善。以大方付出之心,戰勝斤斤計較的衝動。以述說事實的行動,戰勝意欲欺騙的心理。
在你周遭的人們,儘管與你親近,卻忍不住在心裡算計著利益得失,淨想著「我能得到什麼好處呢」、「我能得到多少快樂呢」。甚至連對你親切和善時,都暗自期待著你能心存感激,或是得到你的回報。
在現今的社會裡,心無盤算的真朋友已經很少見。每個人都自作主張地撥弄著算盤,計較著利益得失,想把你一口吃下肚。因此,當找不到真正朋友時,更應該要潔身自愛,獨步前行。
沒錯,就像兀自突出的犀牛角那樣。
世上的人際關係,大多建立在與他人交往能得到多少利益得失的基礎之上。
因此,若想要從中探尋沒有利害關係的真正朋友,可說是難如登天,所以,佛陀才奉勸世人要遠離對於他人的依賴和幻想,學會獨立生活。
這番言論乍看之下雖然嚴苛,卻非「不要和任何人來往、不要相信別人」之類的偏激主張,它主要是強調我們「在精神上必須獨立」。
那麼,我們會在哪種時候精神無法獨立,而想要依賴他人呢?
以工作上的人際往來而言,原本就充滿各種盤算和利害關係,但我們往往不經意的想要從對方身上尋找愛情或友情。
甚至在報章雜誌裡,還介紹著利用這種心理的種種技巧來遂行商業目的。例如在與對方洽公時,故意不先談生意,而是一個勁地專心聆聽對方傾訴心事,也就是採取不以買賣為優先的作戰計畫,反而傳達「我純粹是對你這個人感興趣喔」的訊息,刺激對方的自戀心理,進而讓對方想要來依賴你。換句話說,你是利用對方想要從你這裡得到友愛關懷的心情,讓他「想要主動與你做生意」。
一般而言,這種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為人類的內心原本就潛藏著「渴望他人能夠無條件喜歡上自己」的欲望。他們感興趣的並非你擁有多少東西,或是你在社會上有多少影響力、頭銜有多高,而是希望能得到你無條件的愛。
企求無條件的愛是痛苦的根源
前陣子我曾和一位精神科醫師對談並得到一致的共識,那就是──人們所企求的,說穿了就是「得到他人無條件的肯定」這件事。
那些患者之所以前來看診,無非都是希望能夠像幼兒那樣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他們日思夜盼的,正是「無條件的愛」呀!
為了滿足人們對於這種「無條件的愛」的渴望,基督教於是創造了「Agape」(神的愛)這個因為無私的愛而得到救贖的故事。
無奈真實世界無法像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樣,想要得到他人無條件的愛可說是比登天還難,萬一看不破這點而苦苦追尋,通常都不會有好下場。
比方說,前去酒店或女性俱樂部裡尋歡作樂的人,明知是因為自己掏腰包付錢,別人才會溫柔相待,卻往往還是迷失自我,忘記現實而無法自拔。
人家之所以溫柔又體貼、會聽我說話、還會讚美我,這一切都是因為我有付錢。問題是,他們在享受歡樂時,並不是基於上述的認知,而是想要進一步追求真正的愛情。
明知事實卻又不自覺迷失,一切只因每個人都渴望愛情,渴望那種被呵護的感覺。
因為對方那種溫柔,真的會讓人產生沉浸在真正愛情裡的喜悅感覺。
一些女性之所以天天往牛郎俱樂部跑,甚至流連忘返、夜不歸營,就是受到牛郎們那種「我會給妳愛情」的態度所引誘。
他們總是耐心十足地傾聽顧客吐露心事,讓顧客盡情地發牢騷抱怨,甚至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一切只為了深入顧客的內心世界,確實擄獲顧客的心,讓顧客對自己死心塌地,絕對依賴。
假如有人會因此而誤以為「這絕對是無條件的愛,不會錯的」,那就表示這個人還稱不上是心態成熟的大人。
因為不論是感覺多麼遲鈍的人,都心知肚明「對方對我這麼溫柔,應該是看在錢的分上」,可是,明知如此竟又奢望從對方身上可以找到無條件的愛,這正是痛苦的根源。
而一旦對於「無條件的愛」的渴求欲望太過強烈,「他要是能撇開金錢真心愛上我的話該有多好」—這種因欲望所產生的妄想就會更形高漲,以致到最後完全看不清「他是看在錢的分上吧」這個事實。
等到有朝一日,深刻體會到對方所做的一切果然都是為了錢時,便勃然大怒,心想「難道他一點都不愛我 」,而感到無比的傷心沮喪。
追求無條件的愛還有另一個缺點,那就是容易被對方所利用。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在女性公關酒店或牛郎俱樂部裡受騙上當,甚至傾家蕩產的緣故。
假如是工作上的交際應酬,你更容易因為聽多了阿諛奉承的場面話而志得意滿,誤以為自己受到重視肯定,而掉入對方所預設的陷阱之中,進而做出錯誤的判斷,選擇了工作品質不佳的業者,或採購了品質不佳的商品。
最後一個缺點就是,一旦你追求的是無條件的愛,那麼當你感覺到對方的愛不再純潔無瑕時,你會感到格外的傷心、難過。
對方會對你好,完全是想從你身上得到金錢,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因此等到你沒有金錢可供榨取時,他當然就不再給你「愛情」,這樣的結果,不只會讓你傷心欲絕,還會讓你氣憤得想要去責罵對方,甚至攻擊對方。
一切只因為不甘心自己被利用,這種不成熟的情緒愈強烈,想要責難別人的念頭當然也就更加高漲。
「愛情測驗」無法讓人得到幸福
的確,真正的愛情原本就不該有盤算。盤算這種心態,說穿了就是一種欲望的表現。
因此,人一旦明白對方喜歡的並不是毫無掩飾的我,我只不過是被別人利用來滿足自己欲望的工具時,當然會感到非常傷心難過。情人之間也是同樣的道理。
比方說,正在談戀愛的你們,如果對方每次和你見面都淨吐工作上的苦水,你一定會想:「他真的喜歡我嗎?還是純粹把我當成吐苦水的最佳對象呢?」因而感到忐忑不安。
在這種心態下,你會忍不住想反擊,心想著:「我才不要聽他講」、「我要對他冷淡些」、「我也要耍任性」。也就是說,一心一意想去試探對方是否真心喜歡自己,即使失去「吐苦水最佳對象」的地位也在所不惜。換句話說,在忐忑不安的心理作用下,你想藉由這樣的「愛情測驗」或「友情測試」來證明對方是否願意為了你而兩肋插刀,想確定對方給你的是否真為沒有盤算的真摯愛情。
而假如對方為你所做的行為,也符合他本身的利益的話,說不定你會懷疑「他是心存盤算的假朋友」……對他心生提防。但假如對方為你所做的是違反本身利益的愚蠢行為的話,你就會認為那是真正的愛情因而開心不已。殊不知,想要測驗對方的真誠指數,這種欲望本身就是依賴心的極致表現。
無條件的愛原本就得之不易,這世上也幾乎沒有人會在毫無條件的情況下與他人交好。因此,即使有人妄想輕易求之,最後的結果也必是徒勞無功。
正因為如此,佛陀才告誡我們:不要感嘆真心得之不易,而是必須了解其中的道理,不是嗎?
毫無盤算的真愛和友情原本就是少之又少,毫無條件就與他人交好的事情也是微乎其微,我們要明白這個事實,懂得知足常樂不苛求,心情才能自在輕鬆。
這就是佛陀的教誨。
不過話說回來,正因為如此,假如你周遭有個不問條件就全心全意對你好的朋友或情人,這對你來說無異就是個無可取代的珍寶。
因為,假如你周圍的朋友全都是基於某種條件才交往的話……比方說因為那個人經常請客、那個人經常聽你發牢騷、那個人經常和你一起數落共同朋友的不是,那麼,同病相憐的這些朋友往往會喚起心中的欲望和憤怒,互相增加更多的煩惱罷了。
因為討厭A,而和一樣討厭A的B在一起,如此一來,就可以互相發洩對A的怒氣,剛開始可能會愈講愈開心,但是到最後往往會因為憤怒的煩惱日漸擴散壯大,終至無法收拾而跌落痛苦深淵。這是因為你的腦袋誤以為互吐苦水是「興奮開心的」,卻沒想到這樣的人際關係對自己來說其實是負面的緣故。
假如你的周遭缺乏不問條件且值得深交的對象,那麼,不交朋友或情人或許也是個好選擇。
畢竟,不陷入「非交個好朋友不可」或「沒有情人相伴好寂寞喔」的迷思當中,而在缺乏好朋友時寧願享受孤單、潔身自愛,正是促使我們「成為心態成熟的大人」的不二法門呀!
你可曾仔細咀嚼孤獨的滋味? 你可曾體會心靈平靜的甘美?
獨處時,坦然面對自己的心,好好感受那份安詳與寧謐吧!
學會找回獨處的力量,一旦不再害怕失去,你的心就昇華了。
你的內心將不再存在任何負面的行動、負面的言詞、負面的情緒。
如此,你才能洞見真理,也就是洞悉心的因果法則,體會那份豁然與自在。
過去我們所處的環境,迫使我們不得不忍受無聊與孤獨的時光。
撥手機馬上就可以找人談話,上網就可以抒發心情、讀取回應……這在過去根本是天方夜譚。
遙遠的過去就別提了,但在我這個年代,讀中學及高中的時候,手機與電腦都還不太普遍。沒事的時候只能一個人看書、聽音樂、鬱悶地睡大頭覺而已。
有時打電話想找朋友聊天,對方可能剛好不在;又因為沒手機,必須打到對方家裡,請他家長叫他聽電話。考試期間,有的家長甚至不願讓孩子接電話。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我們可以快速、輕易地與他人交談。因為太容易了,任何隻字片語都可以迅速傳達。除了手機以外,使用電腦聊天室或推特都可以與人天南地北地交流。但說真的,這樣並不能達到真正「交心」的效果。因為雞零狗碎的話太多了,互動往往流於閒聊胡扯,下線之後反而讓人覺得更寂寞。
世人所看重的「連結與交流」,常常都是一些雜七雜八的閒扯。你真的與對方「交流」了嗎?你以為自己通過手機或網路了解對方了,其實這全是錯覺,你根本一點都不了解他。
因為彼此交流的言詞太瑣碎,反而讓人覺得更失落。
如果一開始就沒有很多閒聊交談的機會,我們在寂寞中定了心,忍耐那種孤單的感覺,那麼寂寞的痛苦也就此告終。因為我們培養出對寂寞的耐性。但是,對終日考量著與人「連結與交流」的現代人來說,孤獨與寂寥是不重要的。
因為以為自己與大家連結在一起的錯覺,使人們逐漸喪失了對孤獨的耐性。
因此,一旦孤單的時候就馬上尋求別人的安慰,想與他人「連結」。如此一來,對他人的要求與期待便與日俱增,無法滿足的時候就覺得焦躁難安。
話說至此,我想轉談另一個話題。或許大家都有過下述這種經驗吧?某天發生了一件糟糕的事,結果接下來你一整天都很倒楣,而且可以說是噩運連連。
比方說,某個女職員早上因故被同事抱怨,心裡覺得很不高興。中午到常去的餐館吃飯時,老闆多給了一些飯量,她硬撐著吃完,結果吃得太飽,肚子很不舒服。也因為如此,下午的工作狀態不是很理想。
那天晚上與男友有約,雙方說好下午再訂確切的時間。可是到了傍晚六點,他都還沒有打電話過來。等到七點左右,男友終於來電了,想約她八點見面。
這個時候,她覺得很不高興,把心中累積的不快全都宣洩而出,兩人大吵一架……。唉,今天真是倒楣啊!
嗯,這確實是很淒慘難熬的一天。但是仔細想想,如果她一開始沒有那麼焦躁的話,事情可能不會演變至這種下場。
如果她能保持冷靜的態度,在餐館即使多得了一些飯量,應該也能判斷自己該吃多少量才不會不舒服,多餘的留在盤中就可以了。因為煩躁讓她昏了頭,洩憤似地把所有食物都吃光,結果只是苦了自己。
人的心有一種習性。當憤怒的火焰在心中燃起的時候,我們內心的衝動會像是要與怒氣抗衡似地愈發壯大,這粗率的衝動也因此招致更多惡事。
因為男友來電的時間太遲,兩人大吵一架,其實也不是男友的錯。通常這個時候,一般人都會怎麼看待這件事呢?他一直遲遲不決定約會的時間,表示他不重視我,所以我才會生氣……。反正,自己會生氣全是因為對方的問題。
真是這樣嗎?早在這件事發生以前,憤怒的火種業已燃起。她的心裡充塞著不快,怒氣一觸即發。在這個當下,只要出現任何不順心的事她都會勃然大怒的。如果她的心情處於正常狀態的話,男友七點才打電話、約八點見面,她最多有點不高興罷了,不會像這般怒氣沖天吧?
就算男友那天提早約見面好了,她還是可能會因為「晚餐不可口」等細故發怒,導致兩人不歡而散。
總之,她的心裡那時已設下了「憤怒」的裝置(也就是佛家說的「業」),只是發怒的對象碰巧是男友而已。換句話說,發怒的對象不一定要是男友,任何人皆可;發怒的緣由也可以是任何事情。因此,我們的世界其實並沒有和「眼前的人」連結,我們都是孤立的。
受上司所言影響而發怒、因為戀人冷淡而發怒……,我們以為我們的世界是共有的、是連結的,其實這都是我們的幻想而已。
我們的心都被自己的業禁錮,是非常孤獨的。
仔細想想,我的一天與他的一天都是獨自成立的,彼此並不相同。放寬眼界來看,這一週、這一個月、這一年、這一生……我們都各有各的人生際遇。在這時間長河中,我們只是短暫地交會而已。
這個事實乍見之下或許讓人很難接受。但若是大家能夠了解每個人都各自處於獨立的世界,即使某人做了什麼讓自己不快的事情,我們都能體察這不是對方的問題,而是不快的業力在自己心裡湧動罷了。如此一來,我們就不會愚昧地指責對方、攻擊對方,讓彼此可以建立圓滿和諧的關係。
請仔細檢視孤獨自我世界所隱藏的問題吧。這都是為了我們自己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