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或許可以批評你是草莓族、啃老族
你也或許真的怕痛、怕挫折、對未來感到不安!那又如何?
生命的答案其實非常單純,就是:「你永遠只能為自己而活」。 其實,現在起步一點都不晚;其實,碰撞或疼痛一點都不可怕 其實,你的花季才正要來臨,屆時你就會恣意盛開!
若將人生平均80年以一天24小時來計算,你知道自己處於幾點幾分嗎?
24歲的年輕人,正值早上7點12分、剛準備出門的階段,所以,你究竟在著急什麼呢?
不論你是20歲、30歲、40歲……或許我們從未鎖定人生真正的定位,也從來無法堅定的說出「我很幸福」。首爾大學最受年輕人歡迎的「人生前輩」金蘭都教授,告訴你,其實問題只不過出在你沒有真心投入,沒有嘗試過「揮霍青春」。疼痛,才是青春,燃燒熱情,永遠不會太遲!
你的青春,應該這樣揮霍!
別急著現在就開始理財,把你的心思放在織夢未來。每月至少找一件「完全與錢無關的事」去完成。
見到別人的成就卻一點都不羨慕,這樣反倒成了輸家。
找到值得真心相愛的人。那個人,就是你最遼闊的海洋。
認為「自己是幸福的」人並不多,幸福,是不幸的時候才看得見的東西。
不要以「生活中唯一的樂趣」這種變相的說法,來包裝無意義的習慣養成的慣性、嗜好。
永遠沒有所謂充裕的時間,想做的事只能利用瑣碎的片刻去完成。
人生必須是「我自己做決定」,如此你才會欣然接受種種喜怒哀樂交錯的生命。
作者簡介:
金蘭都 Kim Rando
首爾大學法律學系與行政研究所畢,美國南加州大學博士,1997年開始於首爾大學生活科學消費者學系任教至今。他被學生們選為「首爾大學最優秀教師」,並獲得首爾大學教育獎。同時擔任韓國總統辦公室、三星集團、愛茉莉太平洋集團等企業顧問。
他積極從事演講活動,同時在媒體發表專欄文章,是廣受年輕人歡迎的「人生路上的前輩」,也是能夠和他們一同分享知識、痛苦、夢想、快樂的良師益友。比起教授,他更喜歡被稱呼為老師。
他是一位平凡的韓國爸爸,有一個讀大學的兒子和一個讀國中的兒子。在晚輩眼中,他是一位可以一起喝酒的學長;對父母來說,是能解決自己說不出口煩惱的「中段班」大人,也是能夠以冷靜透徹的分析,減少失敗和錯誤的「真正精神指標」。
內容導讀:
忙碌當作藉口
說自己太忙沒有時間的人,多半把時間花在毫無意義的習慣行為。
打算等一下再動手的事,通常就永遠不會完成了。
世上沒有真正的空閒時間,只有需要妥善運用的瑣碎時間。
幾個當了研究生之後在我的身邊擔任助教的學生,曾經有口一致的說了同樣的話。念大學的時候,他們總覺得教授是一種很輕鬆的職業,然後實際近距離觀察的結果,才發現當教授的生活有多麼忙碌。雖然不見得每一位教授都一樣,但多數的人都如此,忙到不可開交。
雖然很不好意思自己講這種話,但是我的生活比起其他忙碌的教授更加忙碌。我的課一向排得很密集,而且我也同時擔任一些職務。另外還有主持民間團體和研討會、參加學術研討會、課程討論或是主持特別講座,一天下來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麼過的。寒、暑假也照常上班,週六和週日多半也待在研究室裡。
當人們關心的提醒我,不要只顧著工作、也要管理一下自己的健康,這種時候我總會不自覺的冒出一句話:
「是啊,但是我實在太忙,沒有時間。」
我並不是要用這句話搪塞,實際上,我覺得自己的生活就是如此。因為太忙,所以除了工作之外無暇顧及、注意到其他任何事情。直到有一天,我讀了醫師作家朴慶哲先生的一則報導之後,才有了不同的想法。
朴慶哲先生是一名外科醫生,自喻為「鄉下醫生」,也是知名的財經評論家。我認為他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他的一句話,能讓許多人隔天毫不猶豫的拋售股票、開立新的銀行帳戶。擁有這種號召力的他,實際上也是一個超級大忙人。他每天早上主持兩小時的電台節目,每週一次主持電視節目,更是執筆包括報紙、雜誌等十五個專欄的作家。另外,他每個月平均有三十場的演講邀約,每週六還要回到安東市任職的醫院回歸本行、替人看診。他說,回安東市醫院看診是為了履行跟一個朋友多年前的約定。他每年都會發表一到兩本新著作,令人稱奇的是,他的書內容都並不淺顯,或是頁數單薄,也向來甫上市就會登上暢銷排行榜,都是極有深度的作品。
秘訣是什麼?換作別人,要把一份工作顧好都不見得辦得到,而他卻有能力一個人消化四、五人分的工作量。儘管如此忙碌,從他的著作和節目上的言論就能感受到,他並沒有因為忙碌而疏於累積犀利的分析能力所需的閱讀與思考。為什麼他能一個人處理好那麼大量的工作?他在某雜誌的採訪中提到了這一點:
「二○○○年的零點起,我下定決心戒掉五樣東西:酒、菸、高爾夫球、誘惑、賭博。這當中,我發現戒菸是最難的。不過,當我戒掉喝酒和不再打高爾夫球,再也沒有其他雜念之後,我發現一下子多出很多時間。我不常看電視,通常都是看書或是寫文章。我習慣一天看完一本書。上洗手間、搭車的零碎時間,我都會用來看書。另外,我有個目標是每年十月都出版一本書,所以每天會固定完成二十至三十張兩百字稿紙的文章。我發現,這樣的生活模式讓我有足夠的能力一人分飾好幾種角色。我現在最不能苟同的一句話就是『沒有時間』。」
最後的一句話,對我而言簡直是一記當頭棒喝。
「我最不能苟同的一句話就是『沒有時間』。」
為什麼我們總習慣說「沒有時間」呢?難道我們真的如朴慶哲先生所說,沉迷於飲酒作樂、打高爾夫球(以年輕人來說,應該就是打線上遊戲或是網路衝浪吧)、被種種誘惑薰心,白白虛耗了應該用來積極創造自我的寶貴時間嗎?
至少,我想我是。我說沒有時間的理由,多半都是因為把時間耗在無謂的事情上面。明明馬馬虎虎的過日子,很多時候更是無所事事的消磨時間,卻在別人面前裝無辜說:「我最近忙翻了。」
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呢?該不會也是「沒有時間」,所以該做的事都沒有完成吧?
「成功人士一天有二十五小時,失敗的人一天只有二十三小時。」你怎樣過自己的人生並不是這句話的重點,必須關注的焦點,是你如何運用一天二十四小時。
無意義的習慣養成的慣性嗜好
我在前面也提過,設定優先順序的意義是要有所取捨。那麼,應該最先捨棄的是什麼?就是無意義的習慣養成的慣性嗜好。美其名是嗜好,實際上是變相的「虛度時間的行為」。
每個人的身邊,都有一個悄悄偷走時光的時間小偷。如果不抓住這個小偷,那就不可能裝滿我們的時間寶庫了。
我盡可能把自己想避免的行為大致分成三種:習慣性的行為、無從選擇的行為,還有為了別人而不得已消耗時間的行為。
這當中的第一種行為──也就是習慣成自然的行為──是最難改的,也是最需要改的。習慣性動作常常是最浪費時間的行為,但是人總會想盡辦法合理化自己的錯誤,所以最難改變。只不過,期待達成某種願望的時候,不改變慣有的惡習是不可能實現的。尤其最應該戒除的,就是不自覺浪費時間的壞習慣。
我念大學的時候,大部分的男生都沉迷於打桌球。當時男同學之間甚至流傳一句話:「大學路上走兩步是桌球室,再走兩步是居酒屋。」我經常也是一早就到桌球室報到,然後每次都逼近上課時間才慌慌張張的拎起背包,往學校狂奔。剛開始著迷,拿起球桿總會玩到渾然忘我。後來慢慢形成一種欲罷不能的念頭,到了最後,我完全受制於桌球。
難道在玩樂方面,也有所謂的「邊際效應遞減法則」(一種經濟學概念)嗎?最初因為喜歡而去做的事情,漸漸卻變質成了一個沒有意義的習慣,成了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在某個瞬間陷入就再也難以自拔了。那個時候,我還真孝敬了桌球室不少零用錢。
如今回想起來,雖然可惜了那些錢,但是更讓我心裡難受的是虛耗於玩樂的大把時間。因為習慣,所以不自覺的走進桌球室。這件事既不能為我帶來最大快樂,更不可能為我的未來留下什麼好處,真是可惜了那段因沉迷而荒廢的時間啊……
現在的學生喜歡的網路衝浪或是線上遊戲,就跟我當年沉迷桌球是一樣的。我希望年輕人能減少上網的時間,進而戒掉這種習慣。尤其是線上遊戲,更非戒不可。不要等到日後回顧自己的過去,才為了虛度青春時光淌下懺悔的眼淚。
不要以「生活中唯一的樂趣」這種變相的說法,來包裝無意義的習慣養成的慣性、嗜好。你認為人最大的快樂是什麼?是成長的喜悅。剝奪成長必需的養分「時間」的行為,不會是快樂的源泉。無謂消耗的時間越多,就越削弱你存在的重量。你必須拒絕一再重覆無意義的嗜好,並且停止虛耗時間。
以下,我把自己盡可能想避免的和盡可能希望養成的行為簡單列舉出來,希望你們覺得有參考價值:
放下線上遊戲,多閱讀。
停止網路衝浪,多讀報紙。
看電視,不如觀賞電影。
別只是空想,要多思考。
聊八卦,不如與人深度交談。
小白球放一邊,有空可以快走或是慢跑。
瘦身減肥,比不上實際的運動。
半身浴,比蒸汽浴好。
晚起,不如疲倦時小憩片刻。
享受氣氛、小酌幾杯,好過買醉。
十五分鐘也可以是很長的時間
有些時間就是很尷尬,比如像是十五分鐘左右的空檔,想做一些事又覺得麻煩,可是什麼都不做、坐著空等又很無聊。
等待遲來的朋友出現,等地鐵的時間,上下課之間的空檔……你都是怎麼運用這些時間?
若有好幾個小時沒有任何行程的空檔,應該足以做任何事吧?這種時候,我們的直覺反應是安排一些事情來消磨時間。但是,現今社會是非常忙碌的。不斷的與人約定、不斷的前往某個地方,永遠沒有所謂充裕的時間,想做的事只能利用瑣碎的片斷去完成。這不僅是你一個人才有的問題,而是這個時代普遍的特性。在這樣的社會裡,最終極的時間管理,就是「有效活用瑣碎時間」。別再等候可以挪出足夠時間的那一天,而是試著學習怎麼善用零星的時間。
我下定決心優先落實的第一件事情是:「十五分鐘內能解決的工作,就馬上處理」。我以往每次都想著「等一下再處理」,可是我發現,其實我很少真的等一下就動手去做。當下不想做的事情,等一下還是一樣不想做。乾脆將它快手快腳的處理完,然後拋諸腦後,這樣比較沒有壓力。
只是,這種方式有其缺點:如果每次都是以這種心態在工作,往往會傾向先處理煩人的工作,而不是先完成重要的工作。這種情形通常發生在想要利用瑣碎時間的情況。
好比玩俄羅斯方塊,要不停的把符合形狀的方塊放進空格裡。當你善用空檔的同時,就會感覺有充裕的時間專注做事。
至少應該要有一件事情,是你可以隨時進行的,它最好是可以分段和重複進行的事情。以我來說,我都會閉目養神或閱讀報紙。其實,我比較喜歡閉目養神。我通常會先利用時間淺眠一下,實在睡不著的話就會讀報紙。
我並不想很八股的對你說:「既然有十五分鐘的空檔,就應該多背一點英文單字。」但是同時我也想提醒你,日後當你又開始無所謂的虛耗時間的時候,我希望你不會再拿「太忙了、沒有時間」當藉口了。
可以最有效運用瑣碎時間做的事情之一,便是「自我反省」。與自我面對面,能幫助你判斷自已適合培養哪一種領域的能力。這一點很重要。有不少學生向我吐露,完全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於是很多人都一窩蜂像逛街似地,到世界各地累積旅行經驗。有些人總是過忙碌的生活,認為這麼做自己就能具備相當的實力,然而並沒有因此跟其他周遭的競爭者有顯著的差異。
如果不能深入的與自己面對面,那麼關於自己將來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現在的自己是否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都不明瞭,就不可能決定明確的目標。
因此,就算是一天十分鐘也好,自我內省是必要的。要自我內省,不見得一定要在面前放一杯美式咖啡,然後表情凝重的一個人苦思。
如果你有過蒸氣浴的經驗,那次你在裡面待了多久?十五分鐘也可以是段很長的時間。並不是每件事情,都一定要騰出一、兩小時才能做,只要你懂得善用瑣碎的時間。
忙,才有時間
「我有一件事情一直很想去完成,但是都沒有時間。以後有時間我一定要去達成!」
任何人都說過這種話。把手按在左胸口上、捫心自問:當你終於真的有了時間,有好好的完成過心中計畫已久的那件事嗎?
我自己也沒有。念高中的歲月都用來準備考大學,可是有好多事情很想去做:考上大學之後要狠狠的看完所有想看的書、要重新練習荒廢已久的鋼琴、要去學攝影……想這樣、想那樣,當時我的日記本裡寫了一長串以後想做的事。
但是當我真的考上了大學,大考結束後的高三最後一個寒假,我大玩特玩到,還是什麼事情也沒做。即便現在已經當上了教授,這個壞習慣還是沒有根除。「今年暑假一定要把拖延很久的翻譯工作做完。」儘管我如此信誓旦旦的告訴自己,但是到處忙來忙去的結果,計畫的事一件也沒能完成,一下子就到了開學的日子。
你呢?難道只有我是這樣嗎?
依我的觀察,年輕人好像也跟我差不多。每當開學日,我問學生有沒有做任何有意義的事情,聽到的回答多半是這樣的:「寒假過得也太快了吧?教授,我根本什麼也來不及做耶。」
即便不是放長假,類似的情形永遠不斷發生。時間明明很充裕,反而一事無成。
我仔細分析了一下那些一再重覆發生這種情況的人,最後我得到的結論是:人在忙碌的時候,反而有空去做更多的事。這種說法相當矛盾,但卻是事實。
只有在忙碌的時候,我們才會切身的感受到,一直沒有時間去完成的那些事有多麼重要。重點是,生活要夠忙碌,我們才會積極、主動的做好時間管理。要完成一件事情,問題並不在於「有沒有時間」,而是自己「能不能正確的運用時間」。按理來說,空閒的時候會比較有時間,但是積極管理時間的意願反而會變得薄弱,才會經常發生很多事情有時間卻無法完成的情形。
現在的你,能無愧於未來的自己嗎?善用時間吧。要不然,對未來的自己就無法交代了。
仔細想想,其實根本沒有所謂「空閒的時間」。「有空」只是代表迫切或是必須完成的事情相對減少了。這是個「閒人也會過勞死」的世界,而時光小偷就躲在你我的身邊。如果不抓住時光小偷,時間很多卻什麼事也做不成的荒唐窘境就會一直持續下去。
忙碌反而是同時進行其他工作的好時機。「以後有空再做」的念頭,等同最後還是不會去做。這句話只不過是為自己的怠惰找藉口。應該在最忙碌的時候,把時間分割出來去做「想要完成的事」。而且,你必須現在就去做。
錯過現在,你就永遠都做不到了。
人的一生中,若把時間抽掉還能剩下什麼?我說過,時間是塑造靈魂唯一的材料,因此時間就代表一切。你的明天就決定在今天的二十四小時,換句話說,你的時間比你自己本身還要寶貴。
因為不安,所以青春。
因為茫然,所以青春。
因為猶豫,所以青春。
因為孤單,所以青春。
因為心動,所以青春。
所以……………青春。
因為疼痛,所以才叫青春。
『疼痛,才叫青春』這本書,基本上不是照著做就能百戰百勝的人生攻略本,更像是一本人生福袋的購買指南以及使用說明書,提醒我們青春不是百戰百勝的戰場,而是一朵壓不扁的玫瑰花朵。
所以我們談戀愛不只是尋找真愛,而是能夠向自己證明愛的能力。
旅行不只是玩樂,而是尋找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
讀書不只為了應付考試,而是養成打開一扇又一扇世界窗口。
工作不單單為了餬口,而是證明自己的價值。
沒有人說活著是容易的,但活著不僅僅是存在這個世界上而已。除了對世界的用處外,別忘記我們的生命對我們自身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不只是在世界上存在著,我們透過覺知,思考那些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對我們生命的重要性──這個反覆練習的過程,簡稱叫作成長。
留言列表